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1|回复: 1

代半夢廬主人發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13: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夢廬詞話(續三)

(二十六)

詞之叶韻形式,可分平韻、仄韻、平仄韻通叶、平仄韻轉换、平仄韻錯叶五類,學者讀詞可知。而叶仄韻者則上去通用,入聲獨用。叶入聲韻之詞牌如满江紅、念奴嬌、好事近、淡黄柳、惜紅衣、暗香、疏影、石州慢、凄凉犯、六醜、蘭陵王等占相當比例。其所以規定、延習、遵守用入聲,葢以入聲字音短聲促而直立,出口即無,於長短錯落之句中以之叶韻能表凄抑、激壮之情,爲平上去三聲所不及。意者,創調之初,以詞合樂之始必縁於此種考慮,是知今人填詞必不可以今之官話操之,以官話無入聲也。入聲於南方如两湖、两廣、江浙、雲貴、安徽、江西、福建諸省方言中迄未消失,販夫走卒能辩,非徒爲韻文者也。而北地之人方言多與官話相近,辩入聲則較南人爲難也。予謂北人熟習入聲,當於接談南人中感覺而於誦讀間矯之,乃能運用自如,除此唯死記耳。

(二十七)

今人作詞,往往按句數、字數、平仄依譜填製,雖不謂錯,终不得法。長短句每以數句爲一片段表述一層情事,每句以單字、雙字、三字詞組交替組合,形以格律,寫景、抒情、議論同步推行,方能層層递進以完篇。其中每調皆有各自體氣在焉,體氣不得,僅按平仄填充詞藻,緃能造語通順,終在門外。然則填詞可無譜乎?當然不可。詞調之形成,不外先得曲後實以詞,或先得詞後譜以曲,皆與音樂不可分。今唱法既失,僅存文學形式,則體氣尤關緊要,其格律、韻律、句法及個别處豈可不究?予每填生調,必先取前賢名篇三五例誦讀品味,找到規律,劃出詞譜,則每字必有平仄甚或關鍵處之消息。如憶舊遊之結拍第四字必入聲,宋、清名家莫不如此,若清真“東風竟日吹露桃”、夢窗“殘陽草色歸思賖”、玉田“千山未必無杜鹃“、”涓涓露溼花氣生“、”蕭蕭漢柏愁茂陵“、”遥知路隔楊柳門“、”清聲漫憶何處箫“、草窗“空庭亱月羌管清”、“愁痕沁碧江上峰”等等不一列舉,如此處尚多,豈其偶然耶?予於詞律似近苛,然真愛詞者當不非我。

(二十八)

填詞本體須有感而發,言之有物,是貴意而不輕形也。立意高而賦以形,乃成佳構,遂稱作手。立意高而辭不逹,徒爲可惜。而無作意美字辭者,所謂無病呻吟,爲害最巨,尤可不必。每見於此道經营多年,乃不知爲人者爲何,爲文者爲何,所事者爲何,所云者爲何,則唯有可悲也已。

(二十九)

宋初詞無四聲說,洎自美成提舉大晟,采新聲,製新曲,始形講求。南渡初期詞人之作,亦只於個别詞調之個别處守四聲(去上爲主),兹後以名家陸續自度新曲、自製新詞以流播,後來者慕其風範,依譜継製。而往往限於孤例,無可比勘,遂致字字遵之。自宋末以迄民國,此風不替,尤以清末民初爲最。余意填詞以運情逹意爲宗旨,音樂既失,能誦讀即可。然獵奇涉險,以苦爲樂,食痂之癖,人或不免,偶一爲之,當無不可。要之,不作則罷,作則需十倍於两聲詞之力,於遣辭下字力求雅馴騒致之同時,推求聲音,使人讀來通順自然,無絲毫蹩足窘態,兼之立意不俗,乃爲合作。此所謂自討苦吃,然耽之者自得其趣,又可謂樂在其中矣。

发表于 2014-11-28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恩师的词话,让人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11-29 04:36 , Processed in 0.0149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