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9|回复: 4

感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4 21: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感事<br/>已卷皖孩埋席筒,蜀中杜宇又啼红。人间多少凄凉事,止罪天灾恐未公。</p><p>转贴一:<br/>EV71病毒并不罕见,但是阜阳这次却非常特殊。从第一例患儿死亡到疫情发布,一共经历了28天。对于一种已发现近40年的病毒,确认为何需要4周?目前,感染肠道病毒EV71的孩子遍及中国16个省份,人数近两万,已有29个孩子死于此症。历史惊人地相似——第一个将疫情上报的阜阳医生,就是4年前揭开“大头娃娃”事件的人;而这次签署被认为“以谎言辟谣言”的新闻稿的官员,正是在“奶粉”事件中被处分的阜阳副市长杜长平。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拉幕人都是一个人,到底是幸事还是不幸呢?<br/><a href="http://news.sohu.com/s2008/dianji16/">http://news.sohu.com/s2008/dianji16/</a></p><p>转贴二:<br/>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李世煇/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这是国内外地震界主流的共识。从这个角度看,42年前的唐山地震和今天的汶川地震都是不能准确预报的。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提到:有的报纸说唐山地震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时事辩论会主持人说:如果唐山地震时不拒绝外援,不会死几十万人。这些看法不符合实际。实际情况是,如果尊重中西文化优势互补的科学家的意见,这些灾难倒是可以避免的。请参阅本人博客上转载的和发表的有关文章。 <br/>  在中国,一批(1970年代)年轻的中国地震工作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取象比类”的方法等),取得遥遥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例如,耿庆国根据历代(包括 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 “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br/>  今天,2008年5月12日,听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4月26日和 27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经集体讨论,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耿庆国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 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震级、地点、时间均已明确)。明明是国宝,却受到当权的主流地震科学家的排斥,只能靠微薄的退休费坚持搞科研。可惜这位退休的地震科学家的话,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p><p><a href="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Data=S&amp;Tid=763091">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Data=S&amp;Tid=763091</a></p>
发表于 2008-5-14 22: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p>确有此事的话,就更令人扼腕而叹了.</p><p>国人实不该马上就忘却掉,盲目学西方的所谓"主流"学说,还会有大庆油田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2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p>人间多少凄凉事,止罪天灾恐未公。</p><p>-------------对!可是会有人反省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4 22: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时期 还是等灾难过后再来议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6 11: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p>网上,据专家们说,至今地震,无法准确的进行临震预测。真的很可悲,居然只能听天由命。</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11-26 08:23 , Processed in 0.019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