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3 0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strong>[后话]</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2"> 可能有人嫌“胡阴”与“宿客”不对。实借用“胡”的乙义(“胡乱”之“胡”)来对“宿”的同音字“肃”。借义和借音并行,也是一种尝试。</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 “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作品中用其甲义,而借其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这叫“借对”。借对大多字面能对而词意不能对。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中的“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诗人却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相对。另如李商隐《马嵬》中的“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以名词“牵牛”与动宾结构“驻马”相对,也属借对。有时,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沧”为“苍”,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中的“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中的“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属于这种情况。当然,借音并不局限于颜色对,亦见于其他场合。如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中的“草肥蕃马健,雪重拂庐干”。因“庐”与“驴”同音,故借用来与“马”字相对。”</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font></p><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时代背景]</font></strong></p><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2"><strong> </strong>1.安史之乱给杜甫带来了重大的灾难 ,也成就了这位中国诗歌史上的巨人。郭沫若在《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中说 :“伟大的诗人杜甫 (712— 770 )正生活在这样变化急剧的时代。他的生活就和时代的急变一样 ,仿佛由天上掉到地下。从 75 5年以后一直到他的逝世 ,十五、六年间所度过的基本上是流浪的生活 ,饥寒交迫的生活 ,忧心如捣的生活。但就在这样的生活当中 ,他接近了人民 ,和人民打成了一片。这就使得他有了机会认识到封建制度下的阶级社会的本质。‘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这样的响彻千古的名句 ,不在这样的生活中是不能产生的。安史之乱在历史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伟大的诗人。没有经过安史之乱以后的生活 ,不曾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 ,杜甫是不能成其为杜甫的。他的现存的诗篇有一千四百多首 ,90 %左右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作品。他的早期的作品数量既少 ,质量也并不很高。从这一个角度来说 ,安史之乱对杜甫是不幸中之幸 ,对中国文化也是不幸中之幸。这由无穷的血泪换来的杜甫 ,中国人民向来就宝贵他 ,今后也永远宝贵他。”(转自胡可先《杜甫与安史之乱》)<br/> 2.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东下,次年春末来到夔州。这时严武(甫友,曾与甫唱和甚密)刚死不久,继任的郭英乂因暴戾骄奢,为汉州刺史崔旰所攻,逃亡被杀。邛州牙将柏茂琳等又合兵讨崔,于是蜀中大乱。杜甫留滞夔州,忧念“战伐”,寄宿西阁时听到鹳鹤、豺狼的追逐喧嚣之声而引起感触,写成名篇《宿江边阁》:<br/>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br/>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br/>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br/>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br/>颈联写深夜无眠时所见所闻。鹳鹤等专喜捕食鱼介类生物的水鸟,白天在水面往来追逐,搜寻食物,此刻已停止了捕逐活动;生性贪狠的豺狼,这时又公然出来攫夺兽畜,争喧不止。这切合人们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联想。被鹳鹤追飞捕捉的鱼介,被豺狼争喧噬食的兽畜,不正是在战乱中被掠夺、压榨的劳动人民的一种象征么? 诗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常怀契与稷”的政治抱负,而今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而尾联“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是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转自唐诗鉴赏大词典)</font></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 3.传杜陵死于衡州耒阳,并有其墓。</font></p><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