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33|回复: 16

诗词的浅近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0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的浅近之路

——在中国诗词名家丰城笔会暨江右诗社年会上的发言

(2010年4月17日)


卢象贤


诗词,是汉文学创作中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最凝炼的文学形式。它要求结构严谨,意境优美,用字精当。因为对驾驭文字的技巧要求非常高,使许多文学创作者对它望而却步,导致创作和阅读的圈子都非常小。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和现实中多方面的原因,加上语言环境的变化,作者队伍还有递减的趋势。民国相对清代,共和国相对民国,作者一直在递减。其中共和国的毛泽东时代,由于错误地宣传旧体诗会束缚青年思想,导致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少接受正规的诗词教育,作者比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出生的少很多。改革开放时代,又由于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心普遍浮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诗词为很多人所不屑一顾,作者又进一步减少。尚有兴趣的青年人,大都在网上,民间凤毛麟角。而这一部分青年人中,很多人又有一个奇怪的观点,认为古奥才是诗词的正路,追求艰深的风格。长此以往,在下深恐诗词之路越走越窄,最后成为难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提出几个问题与大家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第一,古奥是诗词所必须的吗?

诗词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写得古奥华丽,本无可厚非。但是,古奥真的是诗词创作所必须的吗?我们先来看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两篇:


《七月》(片断)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良耜》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饷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救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两个都是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艺术上没有高下之分。但是让今天的读者来读,大多数读者是更愿意读前一篇呢,还是更愿意读后一篇?前一篇从字面上也能猜出意思,后一篇不看注释就很难读懂了。

再看两首唐诗。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两个都是写农家的,都是好诗,艺术上也没有高下之分。但是第一首,大多数人都能读懂。第二首,有些人却会在雉雊、式微这些地方被难住。所以结论是:诗词不一定要写得古奥,语言浅近同样可以是好诗甚至更好。

第二,前人的创作实践中,广为流传的是哪类作品?

诗词如果不能流传,后人也就没法写诗词了,因为没有参照。我们说传统,说继承,也就无从谈起。那么是哪类作品更容易流传呢?我们又来看两首唐诗。


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若是懂诗的人,会深知陈去疾那首诗情深意切,写得深沉含蓄,真的是好诗。可是人们说起赞颂母爱的诗时,第一个提到的却总是孟郊的,为什么?两诗都从意象入手,艺术手法近似;关键是陈用的是日影、宿禽这样一般人不大能理解的意象,孟用的却是线、衣这样普天下的人都能理解的意象。因为浅近,所以能立刻抓住读者。

再比如写庐山的诗。不计当代,历代诗人吟咏庐山的诗约有一万三千馀首。可是叫你举例的话,你立刻能想起来的是哪两首呢?连小学生都会说,是《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不用典,用浅近的语言,或描摹景色,或揭示道理。所以结论是:用语浅近的诗词更能够广为流传。

第三,浅近之路可行吗?

有很多人怀疑,浅近是不是诗词的正路。他们认为,诗词是很高雅的东西,浅近就不高雅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诗经》。这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国风、雅(大雅、小雅)和颂三部分。其中国风最浅近,多来源于民歌。雅是士人创作,颂是庙堂之音,都比较深奥。今天我们谈《诗经》,首先会想起哪一部分的篇章?毫无疑问,是《关雎》,是《硕鼠》,是《蒹葭》之类。这些篇章,全是国风中的。如果说它们不高雅,恐怕连孔夫子都不能同意。因为传说《诗经》三百余篇,篇篇都是由他老人家编定的。

再来看唐诗。唐代是中国的骄傲,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空前的高峰,诗人辈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等,至今都是璀璨的明星。在那个庞大的创作队伍中,白居易、元稹等诗人走的就是浅近的路,时人称之为“元白体”。他们跳出了汉晋风格,尝试新乐府,一样争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和《大林寺桃花》等诗,哪一篇不高雅?

当代诗人的实践也能证明。我个人很喜欢熊东遨先生的诗,很多诗友也有同感,为什么?因为他的诗如出水芙蓉,不事雕琢,象是从肺腑里流出来的,是真正的“诗人之诗”。“容得劳人几个闲?故园遥望隔重关。十年梦在梅边做,一线春从柳上还。世界已成新格局,汉家真有好河山。诗芽腹内生多少,不合时宜早自删。”这样的诗,读来毫无阻滞,清新有味,你不佩服都不行。

再看我们江右诗社一些成员的作品。“偶将脂粉扑轻轻,岁月伤痕抚不平。我见犹怜镜中影,当年一笑也倾城。”这是一得愚生写妻的作品,深得社内外诗家好评。全诗除了“倾城”这一熟典外,并无深奥的语言,如叙家常,却能打动人心。“兆岁如人意,飘飘覆世尘。天分无厚薄,落地不均匀。”这是浔阳倦客写雪的作品,字句毫无华丽可言,但于寻常事物中感悟出某种哲理,一样是好诗。

所以结论是:浅近之路完全可行,完全可以与典雅之路并行不悖。

第四,浅近诗词应当怎样写?

必须强调的是:我个人并不反对诗词典雅,而且非常钦佩。我们江右诗社的前辈如仰斋、梅云、颖庐诸先生,他们的作品都属典雅型的,含蓄蕴藉,极耐咀嚼,所以都在当今诗坛享有盛名。我要阐述的观点只是:诗词也可以走浅近之路。前述诸先生,他们也写过浅近一路的诗词,也都很好。如仰斋的《咏牛》:“备知稼穑最艰难,项脊磨枯腿脚酸。辛苦为人劳到老,谁怜竟作席中餐。”梅云的《乙酉中秋恰值“九一八”国殇日》:“今宵月自海东升,独倚高楼最顶层。丹桂香萦千里梦,绿窗帘卷一团冰。尊前只合耽诗酒,劫后何堪问废兴?谁唱当年救亡曲,潸然老泪欲沾膺。”颖庐的《旅夜宿李家院子》:“欲投何处宿?小栈绛灯斜。听月移簷影,同鱼呷梦花。街深真阒寂,枢老偶咿呀。坐到三更后,凉痕入苦茶。”字面都很浅近,读了却能让人感慨系之。

那么对于有志于浅近一路的诗友来说,应该怎样写?个人认为有三点必须把握。

一是用语贴近常规。不象一般的文艺套话,我不说贴近时代,也不说贴近生活,为什么?因为时代不断变化,生活各有层次。贴近唐明皇时代,未必贴近毛泽东时代。贴近山西煤老板的生活,未必贴近江西打工仔的生活。而贴近常规却是可行的;因为按照常规,孟郊有慈母,唐明皇也有慈母,你我都有慈母。你从常规一路去遣词造句,必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共鸣。“七月流火”是常规,“枢老偶咿呀”也是常规。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呕心沥血,何如符合原道。

二是用典不着痕迹。用典是造成诗词古奥的主要原因。既然是典,当然是古代的事。当代人不知道怎么办?你不能要求所有读者都精通历史、熟读诸子。但用典又是诗词手法中的常事,有时确有需要。我个人的观点一向是:用典必须用到让懂的人会心微笑,让不懂的人在字面上也理解出一层意思,方为上乘。比如“十年梦在梅边做,一线春从柳上还”,无典而有本事。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梅”差不多是作者夫人的代名词,不知道的话你就理解为梅花好了。拙句“深怜当日轻如燕,倍喜今朝满似环”,曾有不做诗的朋友把“环”理解为“圆环”,我也一笑置之。因为知道杨玉环、赵飞燕、“环肥燕瘦”的诗友,自会知道我的表述;不知道的,你就理解为燕子、圆环,也错不到哪里去。

三是浅近而不浅白。我们这里说的诗词的浅近,并不等同于浅白。浅,是诗词用语浅显易懂。近,是贴近常规,即“好诗不过近人情”的近。诗词毕竟是诗词,是艺术,不是说大白话也可以算作诗句的。我看过这样的诗词句子:“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眭邻从天降,戈尔巴乔夫。”“王八你们多吃,味道还行的。”“狂憋尿,射三尺。”都是成名诗人的句子。可要我承认这是诗句,实在难以苟同。因为浅白、粗俗、油滑,其实都是诗词的大敌,都违背了诗词的本质特征,应该坚决反对。
发表于 2010-4-19 06: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5: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位客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6: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在理,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7: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蘇評杜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2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梅尧臣也说过,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孔之见,贻笑大方了!谢过楼上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浅近乃“深人”之浅近  非浅人之浅近  造之实难  再学习
拙句当不得被楼主称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7: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倦客兄即深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11-23 13:01 , Processed in 0.0218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