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黄后谷

陋室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5-3-12 13:26 编辑

后谷论史      
       庚子二百年祭
       清道光庚子年,英夷侵中国,迫城下之盟。割地,赔款,输入鸦片。中国自此不振,千年变局生焉。其后百年间,外夷劫中国之财,屠中国之人,惨痛宁可书。诸贤引领民众,救亡图存,英勇亦垂天地。临庚子二百年之际,祭奠先贤,反省事由,应对来时,岂不重乎。
       回顾此千年变局,可以为,中西有三争。曰术争,制争,学争。中国三争俱败,遂至国家沦陷。吾人将反省三败之事由。西夷之术,起自希腊,经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快速发展,中国无以抗。西夷之制,由屡次社会革命,加以经济发展,教育普及,遂精整,中国无以抗。西夷之学,传承希腊,罗马,基督教,加以近代革命创新,中国无以抗。为此三败,终使沉沦百年。幸同治诸贤发觉,转求西夷之术,历艰辛而成就。幸戊戌诸贤发觉,转求西夷之制,历苦难而成就。幸五四诸贤发觉,转求西夷之学,历壮烈而成就。幸此三求,遂能中兴华夏,初有小康。
       术者,道之微也。制者,道之表也。学者,道之根也。治其术者,治其制者,终归于治其学,事有本末也。学者,察世界之变,明天地之道,以匡济蒸民。故为学,治理之本也。
       凡学,有始无终,有步无封。必继承而变化,必顺时而应人。唯天地恢宏,仁义深邃,古学大抵管中窥豹,得其一部尔。当代为学者必今是昨非,求无止境。故孔孟朱王,虽号为圣明,亦多有缺失。后贤必损益之,更正之。后后贤又完备今世之学,殆无穷乎。
       或曰,道岂分中西?道为气诚无中西,为形则必有中西。山川各异,性情各异,形宁无别乎。道呈现于西,名西学,呈现于中,名中学。故必讲求中学,完备中学。以救助今日之人心,以抗衡外夷之淫威。此亦急乎。
       庚子事将二百年,变局犹未了。凭吊先贤,涕泗交流。匡济今世,怀抱漫远。黄子执笔忧惧,不能自已。
                                                                                 
                                                                                                                                         甲辰年黄后谷于沪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4-10-19 14:52 编辑

      春申散人小记
      散人其先祖,闽省罗源人也。或传南宋末,山谷后人避难入闽北。其父武职,退役居沪。其人姓黄名位强,号后谷,或号春申散人。生于甲辰年末。少喜张,韩之奇策,壮慕范,苏之忠节。奔波湖海,遭遇曲折。后体贏病多,遂归居沪上,不复闻世事。歌曰,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甲辰年黄后谷于沪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3: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4-10-4 16:45 编辑

初秋口号
终有辞炎气,已经迎爽风。人间千样事,大约尽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4 16: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4-11-10 14:16 编辑

感怀四  
重起春光继暮朝,漫原草木渐招摇。大河风运千帆疾,长道云悬万象昭。  
放浪华年探真籍,沉沦异土奏清韶。褐衣何日海滨返,久别群鸥故友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5-2-15 21:06 编辑

诸葛论
久安僻壤帝基泯,未屈辅臣破釜循。一境茨庐敛财赋,十年黔首驱兵尘。
尽诚汉庙非真义,严责蜀民应不仁。犹是咸阳持法客,难为泗水论书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4: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4-11-14 13:56 编辑

东晋五贤咏之三,谢安咏
吴山雅乐护高风,越水玄谈寄远衷。宴上吟章抗桓盗,枰中赌墅破秦戎。
声名始出胸怀旷,事业终归气宇雄。一曲筝歌应洒泪,十年酸楚任周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4: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5-3-27 13:55 编辑

谒白鹿洞书院
先哲当年听鹿鸣,遂寻真义记天行。森森古木茂千载,荡荡清流洗万缨。
半国功言归鲁壁,一朝礼乐待颜生。浮云弥漫遮高岳,重驱轩车南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5-3-21 20:22 编辑

后谷论史
       中西古代国家论
       天生蒸民,必以共居,离群不可活也。其共居之形,名之曰国。存国之道,曰仁,曰义。仁者,尊人也,义者,护人也,国无仁义,则必败亡。
       中西古国,虽相距遥远,观之史,存亡之道一也,曰仁义。然国势有别,西国率小邦,数万众,偶尔大国统合,悬花一现耳,小邦林立为常态。中国则不然,至尧而降,大国一统为常态。大小国起源,为地势也,中土平旷,不能存小国,南欧崎岖,不足成大国。
       大小国,立国之道同也,曰仁义,然治道迥异,大约为三。其一,西国重民权,中国重君权。其二,西国重法治,中国重德治。其三,西国重个体,中国重群体。所以中西为异,大小国形势也。
       详论之,其一,西国重民权。民权固国本,亦国之初态,然小邦可行,大国必变易之。何也,小邦数万众,可朝夕集合,凡事共决之,行其权。大国不能也,数万里地,数兆户民,行事必有所托,托权于君也,不仅托于君,世袭于君,惧变乱焉。然君权,民权实无异,君受命于天,天等于民,君权即民权也。古贤言,民为贵,君为轻,天心乃民心,皆此意也。
      其二,西国重法治。小城寡民,非不知德也,简政务,保乡土,法足以制也。中国自古皆大国,千里之外,万众之心,非法能制也,必以德安民,然后辅之以法。且大国事剧,非繁文能尽言之,以德治国便。
      其三,西国重个体。小邦之人,皆顾眼前,护私人之权,私人之财。然大国人,知天下事,有大于私人者,曰公心。公与私,犹皮毛相依焉,然皮重于毛。故先论公,后言私。彼此非性情异,胸怀异也。
      总言之,中西国,人情相同,国势相异也。由大小之别,而治道泾渭乎。终究西国安于小,中国安于大,亦各收功。虽然,此皆古代,当今世界天翻地覆矣,诚不可泥古。或问,有一以贯之乎?则中央集权,以德化人,先公后私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1 13: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后谷 于 2025-3-28 16:41 编辑

谒无锡东林书院  
九州元气惯迷茫,百载养成终荡扬。更胜甘霖兴草木,但追高岸阻沧桑。  
纷纷化就苌弘血,落落沉吟党锢章。未敢凤歌萦陋室,犹堪非虎历穷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5-4-4 05:38 , Processed in 0.0144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