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7|回复: 4

弔先儒陳公經歸先生並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10: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得愚生 于 2012-6-10 22:47 编辑

    公諱澔,字可大,行巽十二,號雲住,又號北山叟,人稱經歸先生。乃江州義門後裔,都昌南橋莊始祖鄴十七公十三葉孫,九世祖端公徙馬陂。生於宋景定庚申年,潛德弗仕,註《禮記集說》,主講白龍洞書院兩年,學者雲集。歿於元至正辛巳年,享年八十有二,葬雲住書院(後名經歸書院)西右首向南,元學士虞公集表其墓曰:“經歸陳先生墓”。明朝開科,乃命翰林楊榮登門請經取士,後學憲邵公寶、李公夢陽疊次請頒祀典,弘治十四年,蒙降祝文品式,春秋會有司官祭焉,建祠縣治西山,世襲祀生,奉事香火,南康府供於學宮鄉賢祠。淸雍正二年,詔命配享孔廟,爲先儒。公一門三代七進士,考大猷公文獻,號東齋,登聞慶己未年進士,官通直郎,釋禮記、註書經,雙峯饒魯、勉齋黃幹,其授受師友也,立東齋書院,未詳何處。子師凱公叔才,世居馬陂不仕,慕釋書經,博究古今,學者宗之。三公述作並見於《四庫全書》。王考炳公奮豫,登湻祐四年進士,任泗州幹理,通經學。皇考澄公文濟,即僕十葉祖也。經歸祠並書院,始罹倭砲之劫,架構存焉,繼遭文革之厄,但賸基柱耳。近納城建藍圖,移山塡港,則永湮於地下,而為市衢矣!惟立祠時南康府奉旨旌表摩崖,切割為兩塊,約三十噸,露棲於縣一中舊院,甫兩年,漸見剝蝕,蓋無水土滋潤之故耳。毗鄰之陶侃釣磯並陶母墓等皆未倖免,磯山(傳為蘇耽昇遐地)東麓削之亦多。嗚呼!棄名教為敝帚,斯文屢辱;視生民為芻狗,土木濫興。肆毀勝景,杜撰偽跡。侵田尚可復耕,夷山孰能再造?喪心失智,貪功要爵,更有甚於斯者乎?適《陳澔硏究》付梓,僕忝古今題詞編輯,祠謁無地,弔之郊野,非禮也!追仰先賢,悽惶曷勝;徙倚故地,憤悱弗抑。恭賦長句,卒不成韻,云:
朱子瓣香饒魯傳。詔添籩簋列先賢。紹承弓冶甘疏食,補正闕疑窮蠹編。儀禮佚存鄉俗古,陵夷諱說化風偏。西山若假秦鞭復,賷捧我公遺匾懸。
发表于 2012-6-7 11: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問好野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荻娣好久不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野大哥好久不見呢!

見您如此詩興,想必甚是愜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2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愜意之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5-4-28 22:47 , Processed in 0.0149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