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5|回复: 1

重读李商隐的咏史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1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来,读到一些诗友的咏史之作,给人以相当平板之感。说是咏史,其实只是对某一史实或人物故事的复述,很像章回小说中的“有诗为证”,可以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算不得咏史诗,也算不得史诗或诗史。<br/>  一直想写点什么与诗友交流。今天正好手边有个李商隐的集子。以前对李的抒情诗印象极深,对他的咏史也记得一些,比如“不问苍生问鬼神”、“不及金莲步步娇”“乘运应须宅八荒”几首,今天正好把这集子中的咏史诗(含部分纪游诗)细赏,并以李商隐的诗为例,谈一些个人对咏史诗作的浅见:<br/>  1、 高新的立意<br/>  立意,是咏史诗、咏物诗以及各种文章的灵魂。诗词的立意,贵高,见常人所不见;贵新,见前人所不见。总之要有见地。以自己的洞察力为基础,有灵感闪现,或道出事物的精髓,或推翻前人定论,或发掘于现实有价值的东西,或提出新奇的想法,立意忌熟,第一次唱出“鹅鹅鹅”的是诗人,再唱的是稚子。立意也忌刻意求新,违反逻辑和违反常理都不好,毕竟不是后现代主义和试验体之类。试析李商隐以下几首:<br/>  《四皓庙》----当一首诗为了纯发议论,难以展现文采时,议论的新颖高妙就重要了,否则这诗就没可取处。汉朝萧何第一功是汉初朝廷的定论,关内侯鄂君力排众议指出萧相国管理关中为万世之功。李商隐从后世眼光翻案,提出张良引荐四皓帮助刘邦定太子是第一功。读这首诗还要注意二点:1、论萧何第一是汉五年事,商山四皓事在封功臣之后。2、当初论功是开国之功。不是守成之功。萧何治国也是卓有成效。<br/>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br/>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br/>  《北齐》----这首诗前两句平平,没有新奇看法,没有什么亮点。妙就妙在三四句的艺术性。玉体横陈与周师入晋阳不是同时的事,当然有联系,齐主高纬带着小怜出征的确还是做了不少荒唐事,李商隐另一首同题诗说的“更请君王猎一围”就不可思议。但如果三四句直愣愣写成“只因王后先言败,遂使齐师失晋阳”之类,便不是诗。<br/>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br/>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br/>  《南朝》----这首诗也是后两句出彩。金陵有王气是前人已有的看法,但南朝史说明,“钟山何处有龙盘”(见李商隐《咏史》),这也应该是李商隐之前很多人又都看到的。这首诗比证明钟山王气不灵更有价值之处在于,把偏安南朝与仅得徐妃半面提到一起,讽剌意味极深。<br/>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br/>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br/>  <br/>  2、 鲜明的现实针对性<br/>  古代读书人关心时事,读史时往往会联想到现实,并产生新的看法。对现实政治不敢正面批评时,也常借古讽今。这也难怪当政者会严加防范,并兴起文字狱,哪怕是康乾盛世(康雍乾正好很重视知识)。从离骚“哀民生之多艰”开始,清高的落拓文人写自己的辛苦生活时,感觉是为小我,不够“先天下忧”的份量,所以更爱写民生之苦。有难免流于肤浅的,越显得不够真诚。李商隐的几首,能抓住时弊,不是无谓的牢骚,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心。感叹自己时,也能从大处着眼。<br/>  《隋师东》----以隋朝东征高丽,剌唐当政无力控制藩镇,却浪费大量钱财进剿,将军呈现各种丑态等事。首联点题,二联用古代事说近代事,三联议论,表对朝廷的希望,四联叹“积骸成莽”尤其沉痛。<br/>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br/>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br/>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br/>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br/>  《咏史》----腐败是哪朝哪代都有的事,这首咏史,是咏普遍问题,并不是关注琥珀枕珍珠车之类,所以首联被历代反腐倡廉经常引用,是正宗的警句名言。颔联举例证,其实没一点意思,对全诗最不重要(看诗要兼看诗的整体功用,也许有人感觉这两句言之有物),起承接作用。颈联就应注意,写出腐败后果,其实是对自己国家的担忧。尾联也想到上古去了。<br/>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br/>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br/>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br/>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br/>  《读任彦升碑》----这首写的是任昉,叹的可能是怀才不遇。有人说是诗人自比任昉,但年近四十的李商隐不会用任昉这事来比自己。诗中事按《南史》,写出了人生的戏剧性。<br/>  任昉当年有美名,可怜才调最纵横。 <br/>  梁台初建应惆怅,不得萧公作骑兵。<br/>  <br/>  3、不凡的语言表现力<br/>  咏史诗也有全面叙述的,不加一字评论,述而不作,没有笔者及其时代的一点点掺入。这时候,就更要依靠笔者的文字功力,展现语言魅力,构成诗的完美意境。这也要求说前人未说之语,画前人未画之景,否则便没有诗味。我们欣赏李商隐以下几首:<br/>  《隋宫》----这首也体现了典型的讽刺艺术。两种情境对比,一唱一和,观点不明言,却在诗人构造的情境中不言而喻。日角对天涯很妙,于今无萤火很夸张,遇陈后主很搞笑。<br/>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br/>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br/>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br/>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br/>  《隋宫》----这首真是不着一字议论。是隋炀南游的真实写照,不管后世史家怎样评论隋炀的动机和得失,不戒严的骄横,不省谏书的麻痹,举国而动,确实是李商隐写出了的最大特色。半作障泥半作帆一句,真好想像。<br/>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br/>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br/>  <br/>  <br/>  特注,以上只是学习体会。本人一直就不是专家。不对处请各位批评。不坏规矩,贴自己以前写的一首:</p><p>《封神》</p><p>猜想娲皇既一颦,当年应未绝麒麟。<br/>民风画地为牢狱,周易求天问果因。<br/>感为正邪升入道,玄乎风火走飞轮。<br/>口传万古中华史,写照心中后世人。<br/>  <br/></p>
发表于 2009-6-14 14: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有见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11-28 00:59 , Processed in 0.0145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